重庆,一座美丽的山城,中国夏天最热的城市,每天的温度都在40度左右。2006年7月20日-8月20日,国际友谊博物馆在重庆三峡博物馆举办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袖珍贵国务礼品特展》。
为了筹备展览,我们提前二十多天就到达山城重庆,在三峡博物馆附近的学田湾租好了房间,那是个位于十八层的装修好的三居室,这样,我们的住宿和办公问题就都解决了。
重庆的天气就像火爆的重庆人一样能把人烤糊了,从宿舍到三峡博物馆步行最多只需五分钟,可这五分钟就能让人把刚换的T恤衫湿透了。晚上八点烧了一壶水,实验性的放在阳台上,第二天早晨居然烫的不能喝,幸亏房间里有空调否则真的没法呆了。
招聘工作人员、联系展览场地、筹备新闻发布会、设计展览广告、制作广告招贴、联系印刷门票、购服装、国礼接站、解说员培训、准备开幕式、我和老荣两人每天忙个不亦乐乎。
重庆三峡博物馆门前的汉代石质镇墓兽,背景是重庆大礼堂。是重庆政府开会的地方。模样有点像北京的天坛。镇墓兽摆在这个位置有点埋葬旧社会的意思,哈哈。
长江岸边有很多露天小吃,最多的还是火锅,江边空气中弥漫着麻辣火锅的味道。在40度左右的高温下重庆人汗流浃背的一边喝着不凉的冰镇啤酒“老山城”;一边从翻滚的红油当中捞出麻辣味儿的食物大口吞噬。
可怜我们这些从北京去的外地人,大街上的饭馆不敢吃,又辣又麻,快餐又不能老吃,没别的办法,我们只好买了油盐酱醋自己做。偶尔有合作伙伴热情难却地请我们吃一顿火锅,硬着头皮去应酬。第二天早晨去卫生间就受罪了,和得了痔疮似的,我后来明白了什么叫火辣辣的重庆。
重庆长江边上的夜景,没有三脚架只好手持拍摄了。
朝天门码头,这里是长江和嘉陵江交汇的地方。那年,我们正赶上重庆六十年未遇的高温和干旱,一个多月没有下雨,我们走的时候嘉陵江里只能划小船了。
国礼坐火车从北京到达重庆,出火车站由重庆警方开道押运。那时路行者和啥兄正一人开一辆怯懦机到西藏旅游,他们穿着羽绒服在凉爽的唐古拉山口拍照留念,我在重庆烤鸭般的受煎熬。
用了两天的时间布置好的展厅
我们在当地雇的解说员和展务人员,全是在校的大学生,是从六、七十个学生里挑选出来的,工作热情很高,能力也很强,就是方言太重,对她们的解说培训是个难题,就差一个字一个字教了。
北京国家友谊博物馆的工作人员
参观的观众
评论